暨南大学哲学院

您的位置:

讲座回顾|王中江 : “自我”与“他者”的相与之道:儒家关系伦理的多重图像

发布时间:2022-04-24 来源:哲学研究所

   2022422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中江先生做客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所,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自我”与“他者”的相与之道:儒家关系伦理学的多重图像》的线上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哲学所高华平教授主持。

  

  讲题围绕儒家关系伦理学展开,王中江教授从20世纪中国学者以“关系”界定儒家伦理学的议题切人,他指出将儒家伦理化约为差序格局,认为儒家伦理不能适应陌生人社会,这种判断只是关注了儒家的血缘亲情伦理和礼的差别性待遇,而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的多重维度。王教授以《荀子》《韩诗外传》等记载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根据故事所发生的伦理语境,借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论集《论语》以及早期儒家的其他文献,结合孟子和荀子的论说,围绕自我与他者应该如何相互对待,围绕智者如何认识自己与他者的相知之道,围绕仁者如何自爱、爱人和被爱的相爱之道等,王教授分析和证明了儒家还具有一种更强的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关系伦理和相与之道,进而说明儒家的伦理图像是多重的。由深入浅出的分析,王教授指出儒家在人与人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还建立了普遍性的关系伦理、交往价值理性和相与之道,这种伦理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效,而且对中国现代陌生社会和陌生人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是有效的。

   在互动环节,王中江教授就儒家伦理谱系中的朋友关系、儒家自爱说与杨朱利己说的异同等问题,与线上、线下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主持人高华平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大家以热烈的掌声结束了讲座。

  

  

  

  

主讲人简介:

王中江,主要致力于先秦哲学、儒家和道家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新近著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主编《中国儒学》(合作)、《老子学集刊》《哲学中国》等。

  

  

  

                                                      图/文:黄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