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哲学院

您的位置:

第二届德国哲学明湖工作坊在广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0-10-28 来源:哲学研究所

2020年10月27日 15: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秀伟 项馨妮 黄丁

第二届“德国哲学明湖工作坊”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秀伟 通讯员项馨妮 黄丁)2019年10月,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德国哲学明湖工作坊”,得到学界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推进国内德国哲学研究事业和暨南大学哲学学科发展,2020年10月24日至25日,第二届“德国哲学明湖工作坊”在暨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德国哲学:过去、当下和未来”。会议以圆桌论坛和与会学者论文报告两种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就德国哲学研究领域中的道德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既达成有共识,又碰撞出新的问题。

李秋零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云飞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高华平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云飞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秋零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李秋零、舒远招、詹世友、刘光斌在圆桌论坛上展开发言与对话


  圆桌论坛围绕“德国哲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李秋零教授、湖南大学舒远招教授、上饶师范学院詹世友校长、湖南大学刘光斌教授展开发言与对话。李秋零教授首先提纲挈领地梳理了德国哲学在中国的百年研究历程,他着重强调德国哲学研究在中国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并对中国的德国哲学研究的未来前景充满希望。舒远招教授以“竞争”为契入点,梳理德国哲学与中国本土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哲学、与其他国家哲学以及德国哲学内部的竞争史,他认为正是这些竞争才使得德国哲学在中国的研究不断拓展。詹世友教授偏重勾勒德国哲学中的伦理学部分在中国的研究发展史。刘光斌教授主要关注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传播。随后,四位教授就各自发言中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对话和研讨。

  与会学者论文报告共安排了三场交流研讨。学者们对康德哲学中的实在谓词与实存谓词、伦理学和历史哲学,黑格尔哲学中的历史哲学、道德直觉与法哲学以及自由意志等研究方向的议题作了报告,在评议环节评议人对报告发言展开了探讨、交流。

  25日下午,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教研室负责人刘玲参加闭幕式并总结讲话,刘玲表示暨南大学德国哲学明湖工作坊将继续为学界同行提供更好的交流思想、展示成果的学术平台,推动德国哲学研究在中国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她向与会学者发出邀请——期待学者明年再来暨南大学参加德国哲学工作坊。


第二届“德国哲学明湖工作坊”与会学者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

姓名:李秀伟 项馨妮 黄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