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10点,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仕忠教授来到暨南大学文学院,开展一场题为《读书与学术研究》的学术讲座。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小时,由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高华平教授主持。
黄仕忠教授由自身经历切入话题,他谈到自己也曾为学生,在求学期间面临读书少,从事学术研究乏力的情况。在他看来,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研究生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书读好,摸出门道,尽快进入学术领域?黄仕忠教授首先提出“听话”的重要性。他指出,研究生应该重视基础,选择专业方向进行研究,并且一定要跟着老师学方法,在这之后再进行创造。黄仕忠教授化用书法创作以及美国淘金者两个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创新并非易事,一味强调创新容易走向极端,读书与研究亦是如此,在追求创新之前应学会跟循老师的指导,基础要扎实,如此才能做到“观千剑而后识器”。
黄仕忠教授善于援引例子讲述自己在读书与研究方面的观点,他以王国维创作《宋元戏曲史》为例为在场学生指出创作论文的一个基本路径,之后又借《负暄琐话》中的故事表达观点:真正的学术是有门槛的。他还十分注重与到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报告后,他为在场的数位学生解惑答疑。这些提问的学生包括了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他们亦来自不同的专业,分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文字学等学科。黄仕忠教授均针对他们的提问,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如一位文艺学硕士问及黄仕忠教授对于“文艺学与文献学相结合”这一观点的看法,黄仕忠教授回应,这是从学科角度提出的观点,然而其实质亦有所因循,即前人提出“论考结合”的方法。对此,他特别嘱托在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不能限于一端。
现场学术交流气氛浓厚,前来参加讲座的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黄仕忠教授的再次开讲。
文 潘周灿
图 潘周灿